最新消息 News

是否採取彈性化方式 僱主稱關鍵需有互信

是否採取彈性化方式 僱主稱關鍵需有互信

疫情期間,許多人的生活方式都有所改變,其中很多員工都希望能繼續居家辦公。但隨著卑詩省政府早前更新了工作場所安全令,取消要求員工在家工作的命令,僱主可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。有僱主認為工作模式要視乎工種,在特別情況下也可以彈性處理,前提是僱員雙方要有互信。

加拿大華商會主席陳若虛接受《星島日報》訪問時表示,他的業務層面非常廣闊,包括IT公司、建築行業,以及投資方面。作為僱主,他認為能否讓員工在家工作,需視乎工種類別。過去兩年多,因為疫情關係,有些部門容許員工在家工作,例如是科技公司編寫程式部門的員工,因為他們不需要接觸客戶,而且也可以自己完成所需的工作,所以即使在家工作也不會影響工作效率。但如果是銷售部門的員工,或者是要到客戶家中上門安排維修的工作人員,則很難安排在家工作。

最重要雙方建立良好溝通

陳若虛認為,作為僱主必須對員工有足夠的信心,相信即使在家工作,也能如期把工作完成。這樣勞僱雙方的關係會更好,僱主也放心在工作環境上向員工提供更大的自由度。

因此雖然現在新冠疫情的限制已經解除,公司名義上也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,但是很多情況下也是可以彈性處理。例如員工因為要處理家庭事務,包括照顧小朋友,在疫情之前就需要向上司請假,但是現在也會容許員工可以選擇當天在家工作。因此現在的工作型態比疫情之前更具彈性。

加拿大廣東社團總會執行會長馬威廉亦表示,要對員工有信心,才能做到互惠互利。在疫情肆虐的過去兩年間,他的公司容許大部分員工全程在家工作,直到近期才建議員工返回辦公室。

他坦言,最初實施在家工作安排的時候,也曾經擔心員工會否因為家庭的事情而有所分心,但根據實際經驗,他看到其實在家工作跟回到辦公室工作的效率相差不遠。因此只要員工可以如期完成工作,他也非常樂意彈性處理。

馬威廉​指出,作為僱主最重要是跟員工有良好的溝通。他們上個月也有跟員工開會討論日後的工作模式安排,有同事向他反映擔心在上班期間,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有機會受到感染。因此如果員工仍有顧慮,公司也可按個別情況處理。

另外,由於大部分員工都陸續回到辦公室工作,因此即使現在政府不再強制市民配戴口罩,但他們公司也鼓勵員工保護自己。

目標一致任何地方也可工作

對於在家工作還是返回辦公室,有僱主認或許有第三個選擇。總部位於本拿比的諮詢和應用程序開發公司Traction發現,員工喜歡在家工作,但也希望有面對面的聯繫。

為滿足員工和會議的需求,Traction創始人兼行政總裁馬柏斯(Greg Malpass)想出The Centre及The Shop的概念。

The Centre是一個一萬平方呎的空間,讓員工面對面合作、交流和參加活動。對於有需要的員工,那裏也將提供全職工作空間。The Shop的概念則是為給予員工第三個工作空間,公司將與社區的單車店、啤酒廠和咖啡館等合作。對於選擇在家工作的員工,The Shop可為他們節省水電或互聯網等費用。

馬柏斯認為,只要團隊目標一致,在任何地方也可以工作。

資料來源及圖片:星島日報 (2022年5月2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