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 News

15分鐘生活圈的規劃 為何會遇到大阻力?

15分鐘生活圈的規劃 為何會遇到大阻力?

如果這是理想的社區,為什麼會有阻力?

一份關於「15分鐘社區」的新報告,旨在關注負擔能力以及對交通和基礎設施的擔憂等問題,但不見得人人都喜歡這樣的高密度環境。有專家表示,要讓從汽車出行為主導的社會轉變為更可持續的社區生活模式,所面臨的挑戰非常巨大。

西門菲沙大學城市項目主任甄瑞謙 (Andy Yan) 表示:「這關係到我們如何對交通進行持續投資和承諾。最大的障礙是‘遺產’(legacy)…我們有很多社區,尤其是溫哥華市以外的社區,建造的概念都是以汽車出行為中心。」

15 分鐘的城市生活圈旨在創建更多具有各種住房和密度的社區,周圍的服務和設施都在 15 分鐘步行、騎自行車或乘坐公共汽車的範圍內。

RE/MAX 的一份報告發現,近一半的受訪加拿大人認為這一概念是可以實現和可行的,但未開車者 (59%) 和依賴汽車出行的人 (45%) 的回應有明顯差距。

甄瑞謙說,部分新發展地區開始朝向不開車就能享有生活機能的方向邁進,例如本拿比鐵道鎮和Brendwood周圍的新開發項目。但他說,要徹底落實 15 分鐘生活圈並不容易,因為「公共空間變得更重要,以及對公園、圖書館和鄰里社區中心的投資要多,這是持續存在的挑戰之一。」

他也說,創建更多 15 分鐘社區的想法仍會遭到不少居民抵制。「他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,人們對這些規劃想法會感到恐懼與不信任。」

他說,溫哥華華埠的改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,因為人們會對中產階級化、流離失所以及負擔能力深感擔憂。

RE/MAX 加拿大公司總裁 Christopher Alexander 表示:「私人和公共利益必須結合起來,使看來有遠見的事情對所有人來說都會是切實可行的。通過重新思考社區設計、政府政策和分區章程,將現有已開發土地區域內的所有層級整合起來,就可以實現更有效、更全面的國家住房戰略。」

資料來源:星島日報 (2023年6月22日)
圖片:加通社